弘信电子2020年上半年业绩并不如预期,位于湖北的两个工厂长时间无法复产,沿海省份工厂因外地工人无法及时复工,生产也受到影响。产能稼动不足导致收入下降,加之疫情带来的运营成本高企、前期产能扩张增加的固定成本一时难以消化。
尽管如此,董事长李强对企业仍非常有信心。他形象地比喻道,“身体强健的人,即便环境忽冷忽热,也能够扛得住。相反,身体虚弱的人,突遇大冷大热,就很容易感冒生病。很多中小企业就处于这种状态,企业竞争力不足,产品附加值不高,疫情对于这些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。”李强认为,作为业内拥有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,弘信电子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与竞争力,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柔性电子是新兴电子技术,相对于传统电子,具有更大的灵活性,广泛应用于信息、能源、医疗、国防等领域。市场上崭露头角、引发追捧的折叠屏手机,就大量运用柔性电子技术。根据权威机构预测,到2028年,柔性电子产业的市场将超过2万亿人民币。
2019年,厦门将柔性电子列为未来十大产业之首,提出打造“柔性电子强市”目标,致力于培育百亿产值企业,形成覆盖新材料研发、设备制造、产品开发的柔性电子产业链,力争到2021年实现产值200亿元。
作为厦门本土企业,弘信电子紧跟时代趋势和政策机遇,在柔性电子领域加速布局。
2019年弘信电子牵头成立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,聘请柔性电子之父——黄维院士担任总顾问,与厦门市政府、厦门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顶尖高校及上下游企业共同协作,整合更多资源,围绕柔性电子领域进行深度合作。
在李强看来,“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。作为国内柔性电子第一股,弘信电子的发展不仅要站在企业的角度,更要站在产业链安全的角度上来思考,这也是弘信电子发起设立柔性电子研究院的初衷。”
据了解,柔性电子涉及的产业链条长,供应商多。作为产业龙头,弘信电子一直致力于构建新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。李强介绍道,弘信电子与供应商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,而是聚集上下游供应商,为他们提供更优惠的政策、更低的融资成本与更好的经营环境,从而带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、抱团发展。他将这一模式命名为“协同产业链”模式。疫情发生后,这一模式发挥重要作用,上下游企业迅速联动,保障产业链供应顺畅,这是弘信电子在二季度强势反弹并迅速走出疫情的重要原因,而弘信电子的反弹也带动供应商的共同发展。
除“协同产业链”模式以外,科技创新是弘信电子蓬勃发展的另一张王牌。“科技创新的收益最终将体现在企业模式的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,”李强如是说。
作为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研发能力的柔板企业,弘信电子在研发上相当舍得,2019年研发投入就达到9693万元。此外,弘信电子以市场为导向,协同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,推动研究成果迅速转化,孵化出大量中小企业,打造了柔性电子产业集群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,扩大市场份额,降低生产成本,优势技术互补,进一步提升柔性电子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。
目前,弘信电子产品已直供国内几家手机大厂商,并应用到折叠屏手机、OLED屏手机上。
在顺利复工复产的同时,弘信电子决定逆势扩张。“今年,我们不但扛住了疫情,还逆势扩产数个厂区!”许多人对弘信电子的逆势扩张忧心忡忡,毕竟疫情未完全过去,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,而扩产需要大量的资金,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。但李强却掷地有声地表示——“我是坚定不移地要扩产。”
李强的坚定不仅来自于对弘信电子自身实力的坚信,更是对市场的看好。他认为,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不会因疫情而改变,反而会加剧,优秀的企业终将脱颖而出。
李强认为,“柔性电子产品实际上是疫情之下‘宅经济’的受益者。现在国外疫情反复,在线办公、在线教育、在线娱乐等大行其道,这些在线服务都需要我们的产品。而柔性电子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在中国,作为龙头企业,我们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。”
谈到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的发展,李强强调, “今年实体经济受到广泛关注,银行融资成本明显下降,现在银行追着我们跑,这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。”
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。今年实体经济受疫情冲击严重,制造企业遭遇诸多困难,一系列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纷纷出台。根据人民银行10月14日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,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8.26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2%,可以看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。
当前国内发展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化,我国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,柔性电子是我国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重要战略机遇。无论是对于弘信电子,还是整个柔性电子产业,今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。
面对后疫情时代,李强说,“中国政治稳定,社会安全,后疫情时代国际热钱更是不断流入中国,全世界都将看好中国的未来。我对未来充满信心。”(邹锡兰 刘佳盛)
标签:
#业务
#FPC
#弘信电子